講師:台灣食育協會食育大使 – 海洋大學副教授黃之暘、台灣食育協會理事長黃兆徽
買對的魚、吃對的魚 . 吃符合永續的「綠色海鮮」
魚類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對於視力、腦部發育、心血管維護有幫助。 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汙染、全球暖化等多重因素,導致海洋資源日漸匱乏,2050年之後海洋生物多樣性岌岌可危。
一、建議食用的海鮮
(引自中研院邵廣昭、廖運志)
1.飼料為天然或植物性餌料
2.野生資源尚豐富
3.食物鏈中底層生物
4.洄游性生物
5.捕撈方式對環境影響小
二、應避免食用的海鮮
1.過度捕撈、野生數量少
2.成長慢、資源不易恢復
3.食物鏈高層生物
4.定棲性生物
5.捕撈方式破壞棲地或造成混獲
三、考慮食用的海鮮
1.養殖餌料須來自小魚
2.捕撈管理未完善,需求增多易帶來問題
3.食物鏈高層生物
4.定棲性生物
5.捕撈方式破壞棲地或造成混獲
四、購買海鮮時,建議依循以下原則:
1.常見種(量多) > 稀有種。
2.銀白色魚種 > 有色彩的魚種(通常是珊瑚礁魚類)。
3.迴游種 > 定棲種 (前者種類少數量多)。
4.泥沙棲性物種 > 岩棲性物種 (後者種類多數量少)。
5.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耗能)。
6.不買長壽的大型掠食魚(汞等重金屬量高)。
7.養殖魚 > 海洋捕撈魚 (野生魚類已經越來越少)。
8.不買養殖的蝦、鮭、鮪(其餌料為魚粉或下雜魚)。
9.購買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
10.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底食原則。
11.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五、市場挑選魚的標準
挑選海鮮的七字箴言:當令、趁鮮、好料理。不是依據名氣或價格來選擇。水產在市場流通每天一百種左右,隨季節變化、或養殖進口加工,種類相當多多。食用魚類組成可區分為
1.挑選魚的大小:巴掌到前臂的大小是適合食用的大小。因為這樣大小的魚,成長生命週期快、在環境中的累積效應時間相對短,大型魚類則會累積較多,食用風險較高。
2.鮮度:鰓蓋紅不紅,已不是判斷標準。要看外觀完整性、光澤、有無黏液、彈性、眼睛清澈程度、腹部是否有異常膨脹
3.食用部位:只要鮮度可以、會料理,內臟幾乎都可以吃。而魚頭又稱下巴,魚尾又稱划水
馬頭魚鱗片、紅柑魚頭、烏魚子卵囊,都是可以食用的食材
六、魚類故事及小知識
1.秋刀魚屬於遠洋魚貨,一年當中捕撈時間不到兩個月。
2.虱目魚名字的由來:遮目魚-台語,因為虱目魚有一塊眼瞼,經烹煮後會變白色。南部也有人稱虱目魚海草仔-因為牠吃海草長大
4.馬鮁:日本武士切腹前吃的美食就是馬鮁
5.盤子魚(魬鯛)和赤鮁很像,雖然一班人認為赤鮁是較高級的食材,但盤子魚認真調理也不輸。
6.早期養殖虱目魚的方法、風味都和現在不同。以前虱目魚用淺水養,吃水草,有土味和酸味。現在虱目魚用深水養,可以保溫養的多,吃飼料。
7.白帶魚:近年銷往大陸,難買且貴。挑兩三指寬大小的白帶魚最適合,乾煎完可以炒米粉、紅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