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育協會課程@行天宮社會大學-水稻田的生態 – 臺灣食育協會

台灣食育協會課程@行天宮社會大學-水稻田的生態

  • 2017-07-10
  • 554瀏覽

社團法人台灣食育協會應邀在行天宮社大開設「食農與生活」課程,五月已經展開,和大家分享講課內容:

***

《水稻田的生態》

在長一輩的爺爺奶奶腦海裡,兒時記憶有一大半是在農田的歡樂時光,而生長在都市的我們對於水稻田的印象是從課本上所呈現的樣子,到底爺爺奶奶記憶中的水稻田的樣子是如何的?

先來看看各類農作機械吧,因機械科技的進步,各式的機械出現,減緩農村人口老化、外流所造成的人力不足的問題。農場經營的規模大小也會使的機械的使用因而不同,栽種農作物的過程不同階段使用的機械也會不同喔!

許多亞洲國家也適合栽種稻米來看一下亞洲的米食料理有什麼不一樣吧!日本的米與台灣的米有著歷史淵源,著名的壽司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原來日本飯糰外面的包裹海苔是為了不讓米粒黏手呀!這堂課讓同學品嘗用海苔包裹飯球,感受一下與台灣的傳統飯糰不同的口感。

如今因經濟的發展,水稻田的景觀與昔日已相差甚遠了,被汙染的河川、農地…原本豐富的水稻田的生態系已經被破壞,日本於2010提出里山倡議,重新檢討人類和自然的關係應該如何作用,希望透過重建人類和自然的和諧關係,減緩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率,保留、增進人為影響下的自然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並促進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

鄉土文學家吳晟與歌手兒子吳志寧透過文字、音樂抒發對土地的愛;新北貢寮的復育水梯田、新北金山的八煙部落透過社區行動使水稻田的生態重現;易倫老師帶領學生拍攝的《田。滿》紀律宜蘭的農田轉變過程…台灣的里山精神透過多元的方式呈現大家對於台灣土地的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