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花 – 臺灣食育協會

洛神花

  • 2018-05-02
  • 988瀏覽

洛神。(圖片來源:游均晶)

每年10月下旬開始是洛神花的盛產期,在台東地區迎風搖曳的亮麗風姿,使它有了「後山紅寶石」的美名。就營養和保健觀點來看,洛神花尤勝寶石,富含類黃酮、花青素等成分,對人體十分有益。

洛神名稱由來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洛神葵,是錦葵科木槿屬一年生草本,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植株高度可逾兩公尺,掌型分裂葉片約8-15厘米,互生。

一般認為洛神花原產於印度,「洛神」中文名稱來自於英文直譯「Roselle」,與曹植名篇〈洛神賦〉無關。

洛神種植知識

在開始種植洛神花前,應先稍微了解它的生長習性,作為熱帶植物,洛神花耐旱,喜歡充足陽光與排水良好的土地,如果積水太多,根系容易腐爛;但是澆水太少,也會妨礙花葉生長。洛神花對溫度要求較高,若低於10℃,植株將會停止生長,寒流來時,洛神花便萎黃掉葉,因此不建議在高山上種植。

種植洛神花,一般直接使用種子,因為種子取得容易,發芽率又高,不需另外使用扦插方式。有關洛神花的播種季節,通常在清明前後,最好在梅雨季前完成播種。每個播種點深度約三公分,表面覆上薄土,澆水使表土濕潤,一周後即可見幼芽萌出。洛神花對土壤品質要求不高,只要排水良好,在陽台花盆裏也能順利生長,基本上也沒什麼病蟲害困擾。只要注意在播種之前,先行預留植株之間行距,不要過於密集即可。

由於洛神花植株高大,有些「洛神之友」為了矮化植株便於採收,或是增加分枝開花數量,一般會使用「摘心」方式,打破植物與生俱來的頂芽優勢,人為達到花開滿枝的效果。有鑑於此,花友在進行頂芽摘心時,務必注意不可過度剪除頂上莖條,否則整株都不會開花。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