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食/時事:認識芬普尼 – 臺灣食育協會

火線食/時事:認識芬普尼

  • 2018-05-25
  • 741瀏覽

芬普尼是什麼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賴秀穗說,芬普尼是一種環境殺蟲劑,可用於殺蟑螂、螞蟻等,頗為有效。

不過,有研究顯示,當動物吃下殘有芬普尼農藥的食物,可能進而帶進食物鏈,污染環境或使人類致癌等。美國環境保護署甚至已將其列為致癌物質,長期曝露恐會引起甲狀腺良性或惡性的腫瘤產生。

 

雞蛋出現芬普尼的原因

防檢局長黃德昌說,應是禽農實施禽舍防蟲處理時誤用導致,而去年一月起含芬普尼的殺蟲水劑才禁用,因此也不排除會留下沒用完的芬普尼,作禽舍消毒使用。若沒有隔離好,可能直接噴到雞隻的羽毛上面,才會在雞蛋上殘留。

賴秀穗認為,這次的芬普尼蛋可能是養雞業者在環境除蟲時噴灑造成,因為養雞場若不是密閉式,會因雞糞而吸引大量蒼蠅、螞蟻等,養雞業者可能透過含有芬普尼的環境藥劑來殺蟲。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則說,蛋雞受芬普尼汙染,最大的嫌疑是飼料,因為蛋雞被關在籠子裡無法亂跑,且一直吃飼料才可能導致劑量超標。當然也有可能是農藥噴灑時汙染到蛋雞的皮膚等,需要後續調查釐清才能得知真相。

農委會坦言蛋農使用芬普尼多久已「不可考」。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周晉澄表示,芬普尼雞蛋事件凸顯我國雞蛋溯源系統並不健全,實際出產多少蛋、流向何處、使用哪些藥物,都不夠明確,應趁機建立制度,若農民做不到也應介入輔導,才能避免食安事件不斷發生。」

 

為什麼要用芬普尼

稀釋的芬普尼可以除蝨,而芬普尼藥劑可以清潔禽舍。連成牧場的曾姓業者雖承認使用了「法台寶」(內含芬普尼),並將其噴在雞毛上,但也一再辯稱是藥商所推銷,表示可以用於雞隻的除蚤。北斗鎮有蛋農坦言,蛋雞場蒼蠅多,許多同業會使用含有芬普尼的殺蟲劑除蟲。

 

芬普尼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楊振昌指出,芬普尼會使中樞神經興奮,動物實驗顯示,過量攝取可能影響肝腎功能,引發甲狀腺腫瘤。不過,楊振昌強調,人體安全容許量通常是動物實驗數據再除以100,因此稍微超量並不會有立刻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明,芬普尼會造成昆蟲大腦的神經毒性,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中等毒性,美國環保署列為C級致癌物,動物實驗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例如甲狀腺腫瘤,但在人體身上尚無致癌證據。

 

超過多少劑量對人體的影響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每人每日容許攝入量值為每公斤零點二微克,舉例來說,六十公斤成人的每日容許攝入量,建議一日應在十二微克以下。

若以此次檢出的最高量計算,楊振昌指出,一公斤的蛋約有十六至十七顆,若每公斤的蛋有一五三微克的芬普尼,平均每顆約含九微克,六十公斤成人每天吃上兩顆,就會超過最大安全容許量上限。

 

芬普尼可以代謝掉

防檢局說,芬普尼在雞隻上的衰退期約一個月會代謝完畢。楊振昌說,芬普尼在生物實驗中是可以被代謝掉的,以大鼠實驗來說,約六.二天到八.三天就會代謝掉一半,雖排得沒有很快,但也不是容易累積在體內的毒物。

「芬普尼毒性不像戴奧辛等毒物般危險,沒有急性中毒風險,且半衰期短、不會在體內累積,民眾多喝水可自然排出體外。王淑音認為,從爆發至今官方追查已是「盡可能的最快速度」,但仍代表國內落實動物用藥、環境用藥管制有漏洞,須全面檢討。

 

法律規定芬普尼在雞蛋中存在的劑量

台灣禁止芬普尼用於食用動物,雞蛋也不得檢出,參照歐盟標準檢驗,目前為5ppb。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在11月底將召開「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討論芬普尼的限制標準。

 

芬普尼規定漏洞

汙染來源可能是雞農欲清除雞場內的蚊蠅,甚至清除雞隻身上的蝨子所致。但芬普尼為環境用藥,雞農若用在「禽舍」環境,還是可能會汙染到雞隻。

農委會針對芬普尼是否能用於「禽舍」的說法紛紜,隨後釐清才說未特別規定禽舍內不得使用。雖然農委會一直以來都禁止芬普尼使用於食用動物,去年起也大幅度禁止使用芬普尼水懸劑,僅剩下百分之零點三的粒劑可使用在水稻及玉米上,但作為環境用藥卻仍相當普遍,被廣泛用於防治紅火蟻、殺蟑螂、去除犬貓寵物或者跳蚤、壁蝨防治。

 

建議

現行禽舍若能使用,恐怕很難防範用在設施環境的芬普尼,不會汙染到雞隻,或透過食物鏈而進入雞隻體中。食育協會大使農業博士周俊吉說,環境污染較為複雜,在檢查上最好分開檢查,農業部門檢查飼料等餵雞食物,環境部門檢查環境。

另外,為消除民眾對毒雞蛋的疑慮,食育協會大使,同時也是防疫專家的何美鄉表示,政府應以地毯式的方式檢查各養雞場,一旦檢驗合格就發予認證,讓民眾知道哪些養雞場的雞蛋安全。不過,周俊吉也提醒,宣告養雞場有毒蛋對農友的傷害很大,因此政府在宣布時機上仍須謹慎。

毒蛋風波中,消費者如何安心選蛋呢?從事有機農業多年的農友楊從貴建議,最重要的還是政府對食物安全的把關,消費者無法單憑五官判斷有無藥物殘留。他指出,消費者能做的是透過了解生產者的生產過程,進而給予支持,最後得到自己信任的安全食材。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