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談【利用科技解決農業問題】 – 臺灣食育協會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談【利用科技解決農業問題】

  • 2018-04-12
  • 1168瀏覽

食育論壇─陳吉仲演講。(圖片來源:羅盛達)

其實,現在農業在其他國家,例如:在美國,它已經不僅只有在生產、生活、生態方面,它已經跨足到健康的部分。在健康的部分中,以我們最近一個新的品種苦瓜為例,它不論是用在保健上的膠囊、面膜或是癌症,都已具備實際技術的研發成果。這個講的只是苦瓜在健康上的貢獻,我們先不要談到這麼複雜的技術,請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現在是即將進入秋天的季節,秋天的農產品主要是什麼?就是柚子跟梨。當你看到柚子跟梨的時候,在此時吃與你在三個月前吃,是否是相同的效果呢?實際上,它對人體健康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三個月前各位吃的水果,一定是各種瓜果類,因為瓜果類是那個季節所生產的。整個自然的運作循環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就是當季生產的農產品,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最適合身體當時所需要的。所謂的營養所需要的產品,這個呈現的就是農產品對健康的貢獻。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 再兩個禮拜,紅豆就要播種。你會在何時吃紅豆呢?紅豆大部分都在冬天吃。為什麼?冬天吃的時候。比較會補血,也可以提供熱量。可是夏天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吃紅豆,夏天你會吃什麼?你會吃綠豆。

透過以上眾多農產品的案例可見我們的健康可藉由農產品來提供的是完全正確的,那也不是僅於食材提供方面,我們在做的是具體的將農業與長照相互結合。長照的部分,以農業和健康相關性來說,譬如:罹患憂鬱症的民眾,他可以透過種植花卉,並且觀察整個植物生長力,這的治療方法,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農業它的重要性,它不僅在於生產、生活或生態中,也已跨足到健康甚至其他的領域。

除此之外,農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貢獻,如果我們今天站在台灣裡面看台灣農業,其實會把農業領域小看了。未來可能要請教大家的一個問題,尤其是要請教部長和食育理事長,我們現在的人口大約75、76億之數,大概很快就會到達100億人口,而那時我們對糧食的需求,絕對會大幅度的成長。在過去,我們透過綠色革命,亦即使用化學肥料、農藥,讓我們的單位產出量大幅度的增加,以此避免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所造成的影響-一個人類會自相殘殺的局面。

當農業回到最根本的問題-糧食供應,站在全球的角度來說,如果我們的技術不再進步,我們絕對會有糧食不夠的嚴重問題。台灣的農業技術上,我們有很多的部分在全世界其實是領先的,所以我們對農業這個技術的貢獻,不應該只侷限在國內,它甚至可以放眼到全世界。可是,這部分需要更多科技研發者的投入,以及它最後應用的加值。

除此以外,其實糧食種的量足夠了,分配也會不夠。舉國外與國內為例,國外方面,全球目前正處於挨餓的情況,我們現在有76億人口,按照FAO糧農組織的資料,世界有將近9億、10億的人口是處於挨餓的階段,我們如何透過相關的資訊與技術來解決此問題,我們的產量可能充足,但是我們的分配卻不夠,這是我們要去做的事情。我們為什麼要去做這個呢?不是已存在市場機制了嗎?農產品或者是國際的農產品市場,甚至跨國之間的貿易市場,充滿了所謂的市場勢力。這個便是政府要去做的,不僅是要解決挨餓人口糧食不足的的問題,也是我們所有在座農業部門們,有著他心中理想的使命。我們為什麼要唸農業?我們如果不是為了這個部分,我們大概不會花那麼多的心力來做農業。所以,怎麼解決9億到10億人口糧食不足的問題,也是我們未來所扮演的角色。

回到國內方面來說,我們現在有2300萬人口,各位知道我們有多少百分比的人是吃不飽的嗎?根據調查的結果,約莫 7.8%的人在台灣目前是吃不飽的,換算成人口數,每天大概有160萬的人面臨糧食不足的窘況,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將這些資訊做整合。國內糧食供給到底夠不夠?絕對夠!可是這部分也是不夠分配的,我們希望可以獲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除了全球到國內糧食供給的問題之外,我們也希望把國內的現況處理完善。

食育論壇─陳吉仲演講。(圖片來源:蕭惟任)

接下來要談論的是,目前國內農產品,從生產到餐桌大概會面臨的問題說明。第一,在農場方面,我們面對中央的問題-耕地狹小。農委會有辦法透過相關土地進一步的改革,來擴大規模以解決問題,但是年齡老化的問題,我們沒辦法透過政策去做改變,除了投入3萬個新農民之外,我們的年齡老化以後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缺工。缺工不會是只有農業部門缺工,台灣各地都缺工,可是,如果我們今天直接引進外勞,那對我們的國內到底是好還不好?那又是另一個議題。所以,在解決缺工問題的同時,我們可加入各種自動化的機械來幫助生產,否則的話,當無法生產的時候,適才提及的農業貢獻將完全不見。缺工的嚴重性,遍及台灣任何一個鄉鎮,各地農民都會反應這個問題。

舉例來說,肥料一公斤要多少?一包要多少公斤嗎?是40公斤!現在已經6、70歲的農民,不太容易再將肥料背上肩頭,所以我們需要透過科技的智慧農業來解決。比如說缺工議題,現在我們在談論香蕉產銷失調,一公斤只有產地價格3到5塊的問題,可是,一串串的香蕉有多重呢?一般的農民,需要三個年輕人才有辦法把一串香蕉直接採收下來。可是其他國外香蕉的採收,都已透過自動化採收來協助這樣的缺工問題。所以,目前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生產上有缺工問題、以及需要自動化機械的投入,來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這是第一個我們面臨的農場端的問題。

第二,農場端有二個問題要面對,第一個問題就是整個追溯的問題。我們所有生產過程的資訊,若未將它完整做交代,跑到市場端的時候,消費者可能還是不會認同。比如說:最近檢調在講鹹鴨蛋裡面有蘇丹紅,亦即生產端產生問題。它直接用他個人的祕方造成這樣子的困擾,芬普尼問題也是ㄧ樣。所以,如果在整個生產端的生產資訊管理中,能透過追溯系統有效的整合,那麼食品安全維護將更容易達成。這是在生產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從生產端到銷售端,我們面臨許多的問題。一、台灣的生產技術很進步,但是通路、冷鏈體系卻遠落後其他國家,不要說日本,我們可能還落後於菲律賓。我們的農產品生產完,集貨包裝到達消費者端,若冷鏈體系未建立好完善,即無法確保品質,並達到單位價值提高的目標。舉例來講,全世界還有多少國家的毛豬採用活體運輸呢?比如說:我們家在屏東,我堂哥就是做毛豬批發,他把活體毛豬從屏東運送到台北來拍賣,拍賣完後屠宰,為什麼不在屏東直接屠宰分集包裝,再用冷藏的冷鏈體系運送到消費者端?諸如此類,許多運輸體系也是需要透過不只是政策,還要透過科技部分的結合,才有辦法將提升整個農業價值,並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二、通路端中,尚有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市場」。我們市場充滿了眾多的人為干預,若以市場的價格波動為例,雞蛋的價格波動,從來不會是上下來回的趨勢,它是採用跳動的趨勢,兩塊、三塊、五塊變更跳動的。市場的問題,就是出現在有人為情形的時候,為解決這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將「供需資訊公開」。當以上問題化解時,就可以解決了產銷中各種可能被人為操作的空間。

第三,餐桌上的問題,這方面與消費者安全有相關性,這是我們目前關於農業主要遭遇到的問題。將農業問題介紹完後,接下來我將為各位介紹智慧農業中,大概有哪些進展?而農業的損失,又是另外一個議題。我們一年平均損失大概140億,政府的天然災害限定救助只有36億。農業長期面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氣候變遷或氣候災害,對整個農業損失的影響。目前可以得知,在2000年之後的災害是加劇的,2000年之前平均農業損失不到60億,後來就變100億、甚至變150億。面臨此問題,如何利用我們的生產技術去克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尤其是利用科技技術的部份,除了農業天然災損之外,接下來就是科技可以為台灣農業做些什麼。

關於這一方面,我們的科技計畫中,農委會很感謝科技部,尤其是部長支持我們的科技計畫。在20年前只有20億預算,一直到現在的科技計畫大概有增加到40億。可是如果我們將每個科技計畫的投入換算成GDP的話,在20年前,我們的科技計畫每一塊錢投入有120塊的GDP的貢獻,而現在只剩60塊。所以,此時反應兩個部分:第一,我們採用的方向不太對。第二,它對食物的貢獻還有一段的差距。因此,希望在未來整個科技計畫中,我們可以具體的來解決上述問題時,每一筆錢對GDP的貢獻可以相對的提高,也不會是只有科研總支出對GDP的貢獻。20年前農委會預算400億,現在農委會預算120億,可是農民的所得並沒有增加,農家的所得中,農業收入大概都維持30萬左右,最大的問題點在哪裡?在農委會。隨著農委會政策的調整,農民所得才會具體地增加。

接下來介紹科技計畫內容其中之一塊一「支持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它主要的願景,就是要達到安全效率與低風險,所以就有所謂的人、事、物、地。人當然就是要將一些智慧農民結合起來,搭配現在的IOTU,或者是大數據(Big BETA) 與AI應用於我們的農業,不管是生產端到銷售端。比如說:我們現在用UAV就是在勘災的部分來減少所有的人力付出,我們要找一些地方來做示範場合,以下就是具體介紹智慧農業的國內外例子。

首先,談到國外的案例,比如:有一項叫做「智慧葡萄」的栽培計畫,每一種在葡萄所有的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疾病、土壤、溼度、環境,甚至整個果園的溫度,都可以透過監控系統來掌握,然後在發生任何疾病的時候,它就可以進行相關的預防措施。農試所也有類似的計畫,我們有一座果園,一個溫室的果園裡面用它全部的成本做這般監控系統,溫室成本大概100多萬,而一套監控系統大概50萬,總花費大約200多萬,它可以做什麼呢?它可以讓那個甜瓜在生產過程中,讓空中的溫度、土壤中水分的含氧量,還有農藥肥料以及灌溉用水的噴灑,全部設置監控系統後,只要用手機直接操作需要噴水的時間點,它只要按一下,就可以直接噴水。溫室裡最主要是溫度的調節,它可以直接調控何時開啟溫度調節的風扇。這一部分,我們農業部門已經在實行,可是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技術,是否有辦法大量的讓農民來使用,這才是我們面臨的一項挑戰。

除了國外的案例之外,也有其他非作物的案例,譬如:運用於動畜牧生產上,採用一臺機械在做所有畜禽業疾病的監控,它可以用機器來做什麼?可以採收雞蛋。在國外的使用已普及化,比如說:德國的乳牛業,200頭牛,因為全部都機械化,所以只要一個人就可達到產能。可是,台灣尚未做到這項技術,亦即具體透過科技來減少我們勞動力的付出。青年農民他們很厲害,各位知道花蓮壽豐山有很多的西瓜嗎?西瓜怎麼賣呢?青年跟要購買西瓜的廠商說:「我有一分地的量,就賣你多少。」可是,我們怎麼知道一分地有多少顆西瓜?你會到田裡一顆顆去數嗎?就算是這樣也不容易數,所以他們透過空中拍照,然後發明軟體去盤點西瓜,只要照過去以後,這一甲地有多少顆西瓜就可以直接運算出來。也就是這樣的科技運用,不只是政府端的研發,去年農民他們也已經具體在做。

除了國外案例以外,國內的案例中,第一個要說明的是,我們現在有所有的資訊整合,結合所有的四章一Q,亦即我們在推銷的食材,如果在座的你有子女在唸國中國小,你可以每天到學校的教育部食材登入平台去瞭解他在哪個學校?他哪天吃了什麼菜?那個菜來自哪個農場?農場的所有資訊,其實都可以在平台建置並整合。

不僅針對學校,我們接下來要針對的是什麼?當然是所有的消費者!如果這個我們可以做得到的話,其實對整個農產品價值的提升會更有幫助,這是國內目前智慧農業中四章一Q在做的案例。再者我們還有一個夢想,希望可以聯合科技部來執行,因為台灣的範圍不大,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希望所有將來消費者買到的國內農產品,每一個產品都有他的QR CORD,因此都可以溯源。從溯源的紀錄中,可以把整個農民生產的位置資訊、他的用藥、或者是生產管理關於氣候的資訊,全部存放在這個QR CORD裡,讓消費者將來買的時候,都可以確保獲得正確的資訊。我們的科技資訊非常地進步,如果可以做到的話,我們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達成,這是我目前在推動的計畫。而在畜產的雞蛋、豬肉等產品方面,我們已經有設定相關的目標,比如說,在豬肉方面,在年底以前,我們希望做到65%的市場佔有率,在其他產品方面,我們也希望全部都可以做得到,以上是國內有關QR CORD的介紹。

另外要提到的是,由於我們小農太多,要將農產品外銷出去非常地困難,要把總量集結起來,集結起來後還要送到集貨包裝場所,我們已逐漸建立物流冷鏈體系。台灣在地鳳梨的出口量很大,但是集貨包裝場卻遠落後於菲律賓,所以我們七月去菲律賓觀摩他們 杜勒 大廠的集貨包裝出貨流程。現在我們已經在屏東生物科技園區所訂了三公頃,目前已經開國際標,由於每一環節都很重要,而這部分即是外銷出去時,目前我們已經在做的部份。

最近更重要的事,為了因應所有各種疾病的大數據分析,比如說:禽流感,現在十月初,即將面對禽流感的到來,可是我們如果知道,比如說:韓國、日本會比台灣提早兩個禮拜發生,那我們如何與日本、韓國的資訊傳遞交流呢? 每一天的禽肉跟雞蛋鴨蛋都有它成交的數據,如果有一天數據突然大幅度的下跌,是不是農民因為發生了禽流感而沒有跟政府講? 此時,我們即可透過大數據的分析來掌控禽流感的資訊。所以我們未來如何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在動植物疾病的管理上,這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計畫,希望未來可以結合在座各位一起來推動。

食育論壇─陳吉仲演講。(圖片來源:鄭宇茹)

最後談到的是,智慧農業的各種發展藍圖都已經著手實施,但是會產生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政府可能投入很多資源,或者民間部門也研發很多技術,可是會面臨幾個最根本的問題,例如:農民的接受和參與。農民是非常複雜的,我們有三成的專業農,七成的兼業農,其中七成的兼業農大部分才不會在乎我們講的,只有專業農會比較在乎。再者,他是否參與接受的關鍵點,在於我的實質利潤可不可以比他的現狀還更好,這個部分透過農委會來掌控所有專業農的資料,應該會比較容易獲得解決。

第二個是技術的成熟跟量化,如果技術尚未成熟,還可以透過科技計畫來大力支持,可是如果成熟了以後,有沒有辦法把實驗室的技術大量地用於產業界?這方面更需要透過各個農企業的團體,大家一起來參與。

第三個是市場的接受度,這三者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市場的接受,前面講的可能也都無法成功。所以,後面這三個部份中,為了達到以上技術來解決農業的所有問題,農委會可能會全力的支持。

最後,我們的建議就是希望能夠透過跨部會來執行,也就是跟科技部、教育部、甚至其他部門、 衛福部等一起將理論跟實務相結合應用。更重要的是跨領域的合作,提高農民跟市場的接受跟參與,來獲得科技運用的加值。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政策目標,我們不會去訂定非常誇張或是很大的願景,我們就只有一個簡單的政策目標,亦即讓消費者買到所有的農產品都是安全的,讓農民的所得是有所增加的。此項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做得到的話,我就會認為農業是可以永續經營的,如果做不到,我們將會面臨很多問題。

台灣食育協會論壇─農業與科技的對話─農業大未來。(圖片來源:台灣食育協會)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食農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撰稿
講稿整理:吳清蓮|台灣食育協會
核稿/責任編輯:黃兆徽|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