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價格崩盤事件簿 – 臺灣食育協會

香蕉價格崩盤事件簿

  • 2018-04-20
  • 1170瀏覽

台灣高雄旗山香蕉的處理過程。
(圖片來源:孟昭權)

台灣高雄旗山香蕉園。
(圖片來源:孟昭權)

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香蕉種植面積與產量近二十年來都有節節上升的趨勢,以每公斤銷售單價來看,近六年來可說是香蕉產業的榮景,從99年一公斤13元一路攀升,在104年曾經達到每公斤27元的高水平,很多人原本預期香蕉價格得以一路平順發展,但2017年卻仍然出現了香蕉價格崩盤的訊息。

產銷調節一失衡,不少國軍弟兄的臉就綠了,連續兩個月餐餐吃香蕉對某些人而言實在辛苦。七月份時有部分銀行也自願發起贈送免費香蕉的活動,希望能夠平穩過剩香蕉的價格,卻也無端引發了某家銀行「香蕉之亂」的小風波——引來民眾搶奪免費香蕉的亂象,部分銀行行員因香蕉發完被客訴,甚至還有客戶要求開立「保證領取香蕉證明書」。

究竟這次香蕉價格的崩盤事件中有哪些需要知道的資訊呢?以下帶您來了解。

 

2017年香蕉價格為何崩盤?

2016年幾個颱風(梅姬、莫蘭蒂等)接連過境重創香蕉產地,雖然農糧署於2016年底已預警香蕉種苗供應過多,呼籲農民減種或分批種植,但屬於自由市場的台灣,農民仍保有生產數量的最終決定權。而為了趕緊彌平颱風損失,許多農民不僅復耕、而且相較以往還補種了更多數量。搶種風潮一起,又使農民們選在相近的時間栽種,規模盛況空前。

再加上2017年氣溫較高有益農作生長,復耕香蕉同時上市,估算至9月的採收量就達到34萬1,334公噸,較常年增產18%,供給大過需求。

 

崩盤後的因應

政府方面,農糧署表示,五月份開始與全聯超市合作啟動促銷機制,以高於產地價格向農民收購,陸續推出香蕉與其加工品之促銷,並搭配食農教育宣導。農糧署也研訂輔導外銷、擴大行銷與產製加工品的調節措施,截至10月中為止已促銷13,773公噸,雙十連假時,也在11個國道休息站的道農市集促銷香蕉。

除此之外,有銀行為盡社會責任,為期兩週贈送共100公噸的香蕉給臨櫃客戶;也有長期關懷弱勢農民的公民團體在臉書上號召民眾向產地團購、為香蕉護盤。

民間的因應方式多樣,多屬美意,然而也有人質疑運用促銷價或免費贈送做法可能成為價格破壞的推手之一。他們認為,促銷或免費,雖然造成一時熱絡,卻也容易讓零售市場價格一去不復返。

可見護盤實在難為,如何做好種植時的產量控管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針對此現象,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十月赴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未來農委會將介入管理香蕉種苗總量,持續透過公開種植面積與預測產量供生產者評估是否還要種植,並複製過往解決鳳梨過剩而產製鳳梨酥的成功經驗,加強香蕉加工品的研發與銷售。

此外,也有立法委員提出農委會針對災害補貼與生產過剩的補助預算需要重新思考,避免有心人士利用補貼反而故意搶種,帶來惡性循環。

 

為何香蕉產量經常過剩而崩盤?

農產價格學中有一知名理論——蛛網理論,為香蕉的過剩狀況提供合理解釋。其指稱商品的價格與產量跨期間相互影響,引起規律性的循環變動。簡單一點理解,當今年天災侵擾導致產量少,香蕉價格升高,接下來農民復耕時就會大量選擇種植這種作物,造成隔年產量大增,供過於求價格崩盤,引發下一次農民決定種少一些,價格又再次升高。當期作的價格影響下期作農民的耕作意願,再搭配上天災的發生或不發生,造成產量與價格如此循環往復隨產期上下規律波動,始終無法達成市場均衡的現象。

超種預警機制在99年便開始施行,目的是有效掌握產量來避免過剩情況發生,但從實際施行結果來看,先排除農民自己的留芽種難被估算、總量掌控仍有落差之外,即使預估再準確,預警對於農民耕種的決定只有提醒、而沒有強制的效果,2017年的慘況就是最佳例證。

因此也有人提出更直接的手段,當穩定價格已是最大共識,政府可不排除採取計畫性生產(日本長野縣的萵苣便是此種生產方式),政府首先做好需求端統計預估,回頭嚴格控制供應端的生產總量與時間,理論上能達成市場均衡,然而這樣對於本土農業較為革命性的做法仍需要更多的討論。

也許比較可能的作法會是經預警提醒,但仍堅持大量種植的農民,將無法享有價格崩盤後續的收購與補貼措施,作為某種遵循預警的誘因;或是透過契約生產(契作),農民及消費者雙方均能相對減少市場自由化下的不確定性,將部份價格變動的風險轉由買方負擔。然而無論是哪種做法,都需要更細緻的思考與規劃相關配套措施。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兆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